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《新闻超链接》报道,湟鱼因流经青海省境内的湟水河而得名,学名叫作青海湖裸鲤。裸鲤就是没有鳞片的鲤鱼。
青海湖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生态屏障,湟鱼是青海湖中特有的物种。每年端午前后,青海湖中的湟鱼会向着汇入青海湖的各条河流开始洄游,溯流而上,产卵繁殖,形成“半河清水半河鱼”的生态奇观。而此时,青海湖的候鸟也迎来繁殖高峰,以鱼为食的鸟类紧随洄游的鱼群,上演“鱼鸟大战”,展现出青海湖丰富的生物多样性。
湟鱼是种什么鱼?为什么要洄游?湟鱼蕴藏量达到11.41万吨,为保护初期的44倍,是如何做到的?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褪去鳞片,适者生存
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实验室主任祁洪芳介绍,湟鱼学名为青海湖裸鲤,是鲤科、裂腹鱼亚科、裸鲤属鱼类。与普通的鲤鱼不同,湟鱼全身裸露,只在肩胛处和鳃盖两边仍留有些鳞片。
科研专家认为,湟鱼由鲤鱼演化而来。大约在13万年前,日月山隆起造成青海湖与黄河隔断,形成封闭的内陆型盆地,水体不断蒸发,盐碱化越来越严重。多数鱼类无法适应,只有湟鱼通过鳞片退化,用皮肤调节体腔内外的渗透压才得以生存了下来。湟鱼占据整个青海湖里鱼类资源的99.9%,是青海湖唯一的经济鱼类。还有极小部分的鱼是鳅类,只在河口附近稍多一些。
和高海拔地区的冷水性鱼类一样,由于自然环境中生物量少,可供鱼类食用的食物也非常少,因此湟鱼生长速度特别缓慢。
溯洄之路,道阻且长
湟鱼虽然耐盐碱,但它们却是淡水鱼,这是其洄游的一大原因。更主要的是,湟鱼洄游是为了回到淡水当中繁衍后代。湟鱼在河道逆流而上时,水流的刺激能够促进湟鱼的性腺成熟,随后湟鱼会找个水深20公分的浅滩排卵,卵子受精后在自然河道中完成胚胎发育。“可以说,洄游是湟鱼的天然习性。”祁洪芳说。
每年端午节前后,随着青海湖水温慢慢升高,成千上万的湟鱼聚集到河口附近,上演“半河清水半河鱼”的生态奇观。这些鱼成群结队地逆流而上,到上游淡水河中产卵,随后被洪水冲刷顺流而下,回到青海湖中继续生长。
每年5月到8月是湟鱼洄游的季节,受鱼自身体质的影响,不同的鱼洄游的距离也不同,短则三五公里,长则上百公里。这一过程也充满了挑战,鸬鹚、渔鸥等鸟类的捕食是湟鱼洄游的最大障碍,此外有些鱼也可能受水流影响而搁浅在河道和水湾中。
亮眼成绩,来之不易
湟鱼是青海湖“草-河-湖-鱼-鸟”共生生态系统中的核心物种。上世纪90年代,湟鱼资源最低时,鸟类的数量也只有十几万只,通过对湟鱼的保护,鸟类的数量也增加到现在的57万只。
2002年监测数据显示,湟鱼的蕴藏量仅剩下不到2600吨。祁洪芳介绍,从1982年开始,青海省先后实行6次封湖育鱼,特别是2001年第四次开始,连续三次开展为期10年的零捕捞政策。并且政府加强渔政执法,一年四季派执法人员环湖驻点,有力震慑了偷捕行为,保护了湟鱼资源。
为了保证湟鱼洄游的畅通,青海省将青海湖的7座大坝全部拆除,并修建过鱼通道。由于自然环境水温低、洪水频发,湟鱼的自然孵化率较低,当地还开展人工增殖放流工作,通过人工培育使孵化率达到80%以上,目前已向青海湖投放2亿尾鱼苗。2022年的监测数据显示,湟鱼蕴藏量达到11.41万吨,是保护初期的44倍。
相关政策的推动也让越来越多的当地群众认识到保护湟鱼的重要性。当地的增殖放流工作还延伸到各个乡镇村,有效提高了保护湟鱼的宣传效果。对于去青海湖的游客,祁洪芳建议,最好不要食用湟鱼,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,不要给商贩偷捕的机会。
下一篇:最后一页
秦港股份: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股东周年大会决议公告
6月28日,河南省通用航空协会第二届一次大会在郑州市上街区举行。全省
科技日报记者何亮吴纯新通讯员雷海超张静邱志强6月28日14时30分,随着
2023年第二次高中学考合格考将于6月30日至7月2日进行,考试科目为语文
据美国《底特律自由新闻报》网站6月26日报道,全球咨询企业阿利克斯合
X 关闭
X 关闭